18澳门金沙城娱乐场网址 0216-19香港行-澳门快闪一日游
当看这座"友谊大桥"时,各位人客,澳门到了!!!
关于澳门,我真的不熟,香港我反而比较熟;澳门不大,从google map上看澳门真的不是很大,感觉好像一天就可以玩透透了。如果有人客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09年第一次来澳门,也是从早赶到晚,老实说,我连东西南北都搞不清楚,反正跟着走就好了。
今年的香港行加入了澳门快闪一日游,真的是差点考倒我了!如果想听我的建议,除非是已经来过澳门了,不然真的不建议一日游。最好能够安排三天二夜的行程,才能认真且初略的走完澳门唷。
在此也要感谢旅居澳门的Taneen Que,原本是请他指点一些路线的走法,最后却热情的当了一日的澳门导游。计划中的景点大致上都有走到,也多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当喷射飞航慢慢驶入澳门外港码头时,除了友谊大桥之外,就是这个醒目的渔人码头。
如果各位人客的口袋够深,直升机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上环起飞后到澳门,可以从空中鸟瞰香港和澳门,会是一个不错的体验。可惜我没有钱...
办好入境手续,在大厅和Taneen Que会合后,展开今天的澳门快闪一日行。
这次澳门行的交通工具是以公车为主,所以就必须準备一张"澳门卡"。"澳门卡"简单来说就类似台湾的悠游卡,或是香港的八达通卡,这样各位人客应该都明白了?这一上车,我东南西北完全乱了,心想:Taneen Que,今天就交给你了!我要当个完全的路痴了!
相机握在手上,开始很随兴的拍照。
老实说,我当天真的都交给Taneen Que,但是当我整理完照片,準备开始写这一篇文章时,天啊!这张是在哪里拍的?这一张又是在哪拍的???最后,我必须一边写文,一边还要用google map去查澳门地图,了解每一张照片的位置。不过Taneen Que的走法有别于一般观光客的走法,整个研究下来,其实算是有一点深度的澳门行。
国华戏院(葡萄牙语:Teatro Capitol)是澳门一家已结业电影院,位于白马行2号。由富商黄豫樵创办,楼高五层,早年分堂座及楼座两层,共有937个座位,改建后缩减至380个座位。此地前身是陈子韶创立的子韶学塾,即沃华学校原址。1931年4月13日开业,首映德国导演刘别谦执导的《璇宫艳史》,亦搬演粤剧。
二次大战后,一度交由邵氏经营,后黄氏收回自营;1960年代由首轮西片改为放映国语片,至1970年代以后以放映风月片为主;1987年7月31日停业后被新业主收购,并获投资三千万澳门元,重建成电影院以及商店的综合体,于1991年2月开业。
1997年8月31日戏院再次结业,其余102家商铺继续营业,但由于管理不善,上层商店逐渐撤走;2012年地产商关伟霖陆续收购建筑业权,但由于与地下四家摊贩出现法律诉讼,原来计划以2,500万澳门元把建筑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和年轻企业家的主要活动场所」的规划搁置,改为以300万澳门元先翻新戏院。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我还蛮喜欢澳门的街道和建筑,真的是蛮特别的。像下面照片中的建筑,算是在葡萄牙管理时期就有了,还是后来为了观光而兴建的???
圣母诞辰主教座堂,或称澳门主教座堂(葡萄牙语:Sé Catedral、Igreja da Sé),坊间俗称大堂,是天主教澳门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澳门大堂前地,建筑于1576年以前,其建筑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份。由于昔日华人称教堂为庙,故曾名大庙,其前地亦即「大庙顶」。由于其位于一小斜坡上并面对南湾,故旧时妇女常眺望盼出海的夫君归来,又名望人寺。但现在南湾因填海造地的关係,在大堂已看不到海岸了,「望人寺」的名称已不为人所熟悉了。现在大门朝北,但最早的大门朝西南,刚好面对龙嵩街北面的尽头。
主教座堂服务的範围是澳门半岛面积第二大的堂区,包括大堂区的新马路、南湾和外港码头。主教座堂历史悠久,始建于1576年以前,本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残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众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规模,乃奠于此。1850年2月14日,由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教马达主持初祀典礼。1874年的甲戌风灾,大堂顶部的原有的两个拱顶被颱风所毁,一直没有修复而形成今天的平顶设计。1937年,主教座堂再次改建为三合土建筑,耗资十万零九千元,成为今日壮丽堂皇的外观。
主教座堂主体为一层,坡屋顶,木屋架;钟楼部分为三层,平屋顶;教堂立面对称,为典型的古典式构图,墙面用壁柱划分,是经过简化处理后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外墙正面用石材,两侧用水刷石粉面,立面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顶高约12米,两旁钟楼为三层,高约13米,中间依然是三段式的构图模式,三扇门、三扇窗和三角形山花,以横线条为主。
教堂的大钟是英国製造的,为纪念葡王伯多禄五世荣登王位。教堂主殿为矩形平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耳堂和一个祈祷室,其中最古老的耳堂採用木拱顶,供奉贞节圣母。主祭坛空间深远,设计简单,仅仅以彩色玻璃窗为背景,因为祭坛下面掩埋着16和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遗骨,为教堂带来无限的荣光。室内装饰基本上都是1937年重建时的古典建筑细部与线脚,天花为平顶,两侧墙上有高窗,室内装饰简洁,表现了新古典手法。
教堂入口处的木製葡国屏风、教堂内部的圣像以及彩色玻璃窗都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教堂内部色彩以淡绿色为主,从宽敞的中厅、祈祷室、主祭坛可以领略到主教座堂的气派。主教座堂后期是指主体侧边的钟楼(钟楼是用作提示之用的。例如将有重要弥撒、大礼、瞻礼、婚礼就会响起钟楼的钟;最近的一次所响起的特别钟声是追悼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逝世,分别在2005年4月6日的教区追悼日早上9时、下午1时及傍晚6时,响起的「哀钟」约有一分钟。)
主教座堂每年四旬期第一个周末供奉在圣奥斯定教堂的耶稣受难像会游行到大堂,第二日搬回(俗称「出大耶稣」),是澳门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另外耶稣受难日有耶稣苦难像游行(又称拜苦路)。另外,天主教澳门教区为了提升其主教座堂的「威严」,因此大部分的重要庆典均在这里举行,例如追悼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弥撒、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感恩弥撒、陈日君枢机就职祝福感恩弥撒。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第一次走到这里来,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只可惜游客太多,破怀了一点点情调。对于澳门的认识,我最有印象的就是"游龙戏凤"这部电影,当然还有其它几部在澳门拍摄的电影也不错,只是比较没有"游龙戏凤"那么深刻。
议事亭前地(葡萄牙语:Largo do Senado),俗称「喷水池」,是澳门的一个广场,位居澳门半岛中区,面积3,700平方米,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
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议事亭前地北连版樟堂前地,南临新马路,南阔北窄,呈狭长的三角形,为热闹的商业及文化活动区。因位处明朝起中国官员以至葡萄牙人议事机构──澳门议事会(即今民政总署大楼)前,故而得名。议事亭前地为处澳门中心区域,历来上任的澳门总督,必在此举行仪式,检阅驻澳门的海陆军队。
1940年,曾竖立一个攻打前山炮台和杀害清朝将士之葡萄牙军官美士基打铜像,文革期间被华人群众拉倒,原地则被改建一喷水池至今,俗称因此而成。议事亭前地周围一带的建筑物极富有欧洲特色,不少已被评为纪念物及具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列入受文物保护之建筑物,其门面都不许改动,只可以改动室内架构。
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更重金聘请葡萄牙的技师以黑白相间之葡国石舖砌前地及相连街道地面澳门金沙城娱乐场网址 ,使之成为带葡萄牙城市风格的行人专用区,现除了游客必到之处外,议事亭前地仍是澳门社区活动的热门地点,50、60年代也有香港粤语电影以此地取景。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这里依旧是人山人海,人潮多到我都有点害怕。
玫瑰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São Domingos),正名为玫瑰圣母堂及圣多明我教堂,由天主教澳门教区管理,位于澳门的市中心,建立于1587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所建,奉玫瑰圣母(Our Lady of the Rosary)为主保,次年由该会的葡萄牙教士所接管。由于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华人称为「板樟堂」,直至17世纪方改为砖石的结构。1874年曾因火灾而焚毁,当年重建后则成现在的规模。
1929年,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敎批准把花地玛圣母像供奉在玫瑰堂中,让信徒敬奉。每年的5月13日前,玫瑰堂会举行九日敬礼;13日当天下午,更会举行盛大的圣像巡游,是本澳所余不多的天主敎节日活动,极具特色。
巡游于下午六时开始,先在玫瑰堂内举行奉献典礼、圣体降福及葡语弥撒,随后将花地玛圣母圣像移入一座轿内,由身穿白衣、头戴白纱的圣母元后团女团员抬着,以玫瑰圣母堂为起点,抬圣母像游行,沿途诵念玫瑰经,歌唱圣诗,经南湾及西湾往西望洋山海涯圣母小堂前地。
値得留意的是,游行队伍的尾端会跟着三个牧童打扮的小孩,以纪念当年花地玛圣母向三牧童显灵的奇蹟。这条路线是现存圣像出巡活动中最长的,因此当到达主敎山时,已是黄昏日落时份,巡游队伍手持蜡烛游行于山上,宛似一条火龙,场面旣壮观,又肃穆,充满了宗敎气氛。
1990年代及在2006年进行大规模的重修,圣堂旁的钟楼改建为圣物宝库,展出澳门教区的文物,而现在此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份,不少在澳画家曾经对其进行描绘;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会的徽号,正面上下共分三层,每层都被不同款式的圆柱分隔出门窗位置,顶部则为三角楣,是十七世纪教堂的豪华风格;内部则由一高高阔的主殿及两个侧堂所组成,主殿和侧堂由几个圆拱门隔开,而主祭台和主殿之间也有一圆拱分隔,小祭坛则设于侧殿。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上次来没有进去看,这次就不能再错过了。相较于外面的人潮,里面相对的就安静了许多,一来是教堂圣地,当然要保持肃静;再来是很多观光客只是路过,并不会去注意到这些教堂。
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了...这就是我想看到的画面,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弥撒就更好了。
女娲庙
位于澳门名胜景点大三巴附近,就有一间香港人常常经过,但却绝少会入内参拜的女娲庙。女娲庙就位于繁华闹市游客区之中,但外貌略显残旧,原是澳门最具历史的庙宇之一,文献记载至少有过百年历史。
澳门女娲庙位于大三巴牌坊对落,大三巴街和草堆街交界,香港人到澳门旅游玩乐,途经大三巴的话,其实一定会路经此庙。庙宇外形就似是一间普通两层高洋房,但其历史却是极为悠久。据说这间女娲庙,最初是由青楼女子集资兴建的,皆因传说中的女娲用泥土做人分为男女,所以便有男女结合的婚姻,是故亦是掌管姻缘的「媒缘之神」;青楼女子希望总有一日可以从良,是故供奉女娲以求得到庇佑。
据史料记载,在清朝道光二十九年,澳葡总督亚马留取消之前清政府实行的禁娼令,容许开设娼馆妓寨和花艇花舫,只要按规定向澳葡缴交花捐花税即可。由于青楼女子人数多,当时法律更规定她们可以免费入医院治病和置业、建庙的权利,女娲庙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建成的。
现在的女娲庙只是一幢不起眼的黄色建筑物,外形亦和庙宇不甚相似,其实现在的建筑是在1914年大火后改建而成的。据说女娲庙以前的正殿其实就是现在庙前的空地,但在1914年冬天,前面的布匹店失火继而焚毁正殿,当时的澳门政府正想扩阔路面,所以女娲庙的正殿并无重建,现在能进入其实只是当年的一个偏殿。后来更在楼上开建一间新殿供奉吕祖,所以女娲庙内又有一道门,是为灵岩观以供奉吕祖。
现在女娲庙虽然位处闹市中心,但香火似乎不算鼎盛,每天开放的时间亦短短,但却有一段和澳门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的关係。
以上资料摘录自东周网。
我相信大部份的人客应该比较在意庙前生滚粥。
由于前往大三巴的路上实在太多人,就从女娲庙旁的小巷走到关前后街,这又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走进比较真实的澳门巷弄,虽然会绕一大圈,但是我的视野又更为不同了。
中度颱风天鸽(英文:Typhoon Hato,国际编号:1713,联合颱风警报中心:WP152017,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Isang)是2017年太平洋颱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
「天鸽」(日语:ハト,国际音标:[ha̠to̞])一名由日本提供,意为南天星座的天鸽座。此名称乃首次使用,取代2011年重创菲律宾后遭除名的「瓦西」,然而「天鸽」此名仅使用一次,即因在2017年珠江三角洲一带造成灾难性破坏,被中国大陆在隔年第50届颱风委员会年会申请除名,新名称待定。
天鸽在2017年8月中下旬形成,结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短暂寂静,且由于数值预报模式连续多报预测会对华南沿岸构成较大影响,因此风暴未形成便引起香港气象爱好者的热烈讨论以至传媒炒作。天鸽其后在南海东北部爆发增强为一股成熟的颱风,并以巅峰强度在珠江三角洲大肆破坏,导致香港天文台和澳门气象局分别需要发出5年来及悬挂18年来首次十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并成为自1999年轻度颱风约克以来,首次港澳两地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同时生效的案例。
天鸽不但带来极具破坏性的风力,导致澳门境内测得破纪录的持续风速,而且其风暴潮叠加天文大潮更引致珠江口地区多处严重淹水,珠海和澳门的灾情尤其严峻,成为该两地超过半个世纪最惨重的风灾,澳门气象局局长冯瑞权更因预报严重失误,需要引咎辞职。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很难得可以拍到这张照片,见证了去年天鸽的威力,我自己也曾是淹水受灾户,更能深刻体会那种痛苦。
沿着关前正街走,因为关前后街车子比较多,这里有像台湾老街的味道,只可惜过年期间很多店家都是休息。
很特别的铁门,上面还有会打上店名,这里的旧式铁门都是左右拉门,台湾就真的很少见了。
起家已逾一世纪的洪馨椰子是每位前往澳门旅游的游客不容错过的在地美味,座落于古早风味浓厚的果栏街上,远远即可看见古铜色的硕大椰子壳悬挂成串,上头以红漆书写着显眼的「囍」字,原来这类写上囍字的椰子是昔日嫁娶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赠礼。其实澳门并不出产椰子,从同治年间开业至今的洪馨椰子皆是由海外进口原料,再利用传承百年的製冰秘诀,使洪馨椰子成为澳门在地有口皆碑的椰子冰达人。
洪馨椰子最有名的椰子冰淇淋特选来自马来西亚的椰子,混和鱼胶粉、炼奶以及椰汁製成,浓厚香醇的椰油味还带着些许天然椰肉的丝状口感,保留最原始的椰子味,和市面上为了增添风味而加入大量奶油与人工甘味的冰品截然不同。依循古法製作的洪馨椰子冰品,十颗椰子可以做出六十杯椰子冰,一天仅能做两回,口味包含椰子、芒果、芋头、巧克力,而热销的椰子冰常常下午五点前便会卖光了。除了冰品,沁人心脾的椰子水滋味清甜,也是许多旅客喜爱的热门饮品,而这份古朴的天然好味道也使得海外各地的游人甘心一再回访。
果栏街位于着名景点大三巴牌坊附近,荣记豆腐麵食也是果栏街上很值得一试的风味小吃。十九世纪初果栏街曾为澳门重要的商业区,位处果栏街东头的洪馨椰子,鼎盛时期店内单日曾出售高达百余颗椰子。但诚如每个故事都有落幕那一刻,随着时代变迁,果栏街风光不再,洪馨椰子成为硕果仅存、屹立不摇的老店之一,从同治年代经营至今已经是第四代传人,如今的洪馨椰子除了是名列经典的甜品之外,还是澳门黄金时代最佳见证人。
老闆李兴强坦言,在他夫妇俩卸任后,这种口味清甜不腻的澳门甜品或许会成为绝响,而将这份美味深锁在每个游客的记忆中,或许会是对这种经典澳门美食最好的缅怀方式。
以上资料摘录自澳门旅游网。
嗯,休息中......有几位专程前来的人客只好又调头离开了。可能各位来过的人客都知道洪馨椰子,但是都不知道后面几个字的意思,说真的,我连这几个几都看不太懂,花了点时间,终于让我找到了资料。
逛过大三巴,不往议事亭的方向而往海边走,会来到很多老店的果栏街,虽然这里食店不多,但识途老马都会识得找「洪馨椰子梹蒟发客」这个招牌,大家通常简称「洪馨椰子」,因为不知道何谓「梹蒟发客」,其实是槟榔青蒟零售的意思。
以上资料摘录自Open Rice开饭喇。
现在各位人客应该都清楚了吧?!
Taneen Que突然走进一栋大楼通道,穿过通道之后,哇哇哇........原来这里面真的是别有洞天,让我大吃一惊!(后来我发现原来有路标......)这两棵树更是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让"快艇头里"有了更不一样的感觉。
虽然我没有走进这里,但是我知道这是很有历史的古屋,不是什么有名的古蹟,只是这样的老建筑总是能吸引我的目光。
接上花王堂街,然后再往大三巴街走,就如同我前面提到,虽然绕了一大圈,但是让我看了更多不一样的澳门。将路面遮起来,光看两旁的建筑,有点回到台湾的感觉。
恋爱巷 (Travessa da Paixão),位于澳门半岛中心地带,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间,全长约50米,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恋爱巷」这名字是来源于其葡文名称「Travessa da Paixão」,「Paixão」可解释为迷恋和激情,但根据附近街道例如大三巴右街的葡文名称(Rua da Ressurreição,Ressurreição 是复活,相当于英文 Resurrection),「恋爱」的本义是耶稣受难(相当于英文 Passion)。
恋爱巷第5至11号楼房具有完整和相同的装饰,以红色和浅黄色为主,而第13号房屋则混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不同建筑风格。纵使恋爱巷为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已划成行人专用区,并已有美化工程,令恋爱巷更有特色。曾有电影以及电视剧在恋爱巷取景,此处亦是拍婚纱照的好地点。
2017年3月31日,澳门首家专门播放艺术电影的场地恋爱・电影馆正式开幕。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我好喜欢这条恋爱巷,真的会让人恋爱了.......
我很想进去看看,但是........人潮多到让我怯步,还是算了!!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葡萄牙语: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称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门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誌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大三巴牌坊是位于圣保禄山的天主之母教堂(A lgreja da Madre de Deus)前壁,与大砲台及两者之间的前圣保禄学院为一整体,而「三巴」这个名字是来自于「圣保禄」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故「大三巴」是指「最大的教堂」。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真的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好可怕!
澳门的大炮台(葡萄牙语:Fortaleza do Monte)(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位于澳门的古老炮台,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军事防御设施的重心,现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份,为澳门之旅游景点。
大炮台位居澳门半岛中央柿山之上,原为军事用途。现大炮台的中央为1998年建成的澳门博物馆,而大炮台城堡的顶层则为大炮台花园;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两个景区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为澳门独特的澳门八景之一部分。
澳门大炮台建于明神宗年间(公元1617年),原为耶稣会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护耶稣会在澳门的产业,后被澳葡政府转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筑历时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与妈阁炮台和东望洋炮台组成一道坚固的外围军事防线,以防範海盗之用。从1623年至1740年间,曾为城防司令和澳门总督官邸。此军事禁区在1966年解禁,向公众开放为旅游景区;大炮台曾改建为澳门气象局,后澳门气象局于1996年迁至凼仔。
大炮台曾分别于1992年、1993年及1996年进行修葺工程,1998年,大炮台的中央建成澳门博物馆。大炮台为昔日军事防线之核心,建基石为3.7米厚的花岗石,大炮台城墙由石掺杂贝壳粉而成,阔90米、高9.15米,向上修窄至2.7米厚。大炮台佔地约1万平方公尺,形状呈不规则四边,边长约为100米。大炮台城堡位于澳门半岛最高的山上,顶层的中央曾有一座三层高的塔楼,现已不存在。现顶层为花园,可俯瞰澳门360度的景致。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我上次来没有电扶梯,走到脚都快挂了,要不是这次有电扶梯了,不然我还真的不想走上来...
我蛮喜欢上面的景,整个澳门半岛虽不能完全尽收眼底,但是也有五成以上了;从制高点看过去,也能看到澳门的新与旧。
澳门仁慈堂老人院:
没有太去注意是老人院,只是黄色的外观引起我的注意。
穿过秘密通道,看到琳瑯满目的铁窗,好像大家都很爱装铁窗....不分国籍。
圣安多尼堂(葡萄牙语:Igreja de Santo António)位于白鸽前地南面,为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亦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份。圣安多尼成为了「婚姻主保」,很多澳门人及葡国人也因而选择在圣安多尼堂举行婚礼。由于外国婚礼多数以鲜花装饰,故圣堂时常出现一片花海,因此华人亦称之为「花王堂」。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可惜并没有开放,有机会的话,再去看看其它两间古教堂。
发嫂养生磨房最出名的芝麻糊,休息中.................
哇....搬家了!!!我记得之前不是在这里,但有找到就好了。
千万别被我的照片给骗了,我只是抓到一个空档拍照,不然真的是人山人海!室内座位全满,想吃就只好外带,不然就只好等等等了。
一个转角,一栋让我拿起相机拍照的建筑,这样的建筑在澳门司空见惯,但对我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题材,虽然都只是随便乱拍。
福隆新街,(Rua da Felicidade),是澳门半岛中区的一条古老的街道,历史约有几百年。福隆新街曾经是商业繁盛的地区,包括邻近的福荣里、福宁里、蓬莱新巷、清和里、白眼塘等。在1932年,香港禁娼之后,澳门娼妓蓬勃,直至1940年代,澳门才先后禁娼及毒。当年,以上商业活动在福隆新街也很着名。
福隆新街现时已经转营为中西文化村老店街,也称手信街, 名店有冠环球、鉅记饼家、佛笑楼等。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我很喜欢这条街,让我有多拍照的想法。除了拍照之外,这里也有不错的美食,只可惜都在休息中,我都无缘品嚐。
各位人客知道"士多"是什么意思吗?
士多(英语:Tuck shop or provision store)通常都已历史悠久或开业很多年。通行于粤语地区的用词,是一种遍布于广东、港澳等粤语地方。又称办馆,是一种遍布于广东、港澳等粤语地方的小型商店,主要售卖零食、饮料、雪糕等食品,在大城市十分常见。
士多一般以零售为主,多依附在医院、住宅、学校等人口密集地方,但在同一地区一般不会开设很多,视乎环境而兼售其他商品,如玩具、水果、鲜花、早餐、菸酒、电话卡、文具或报纸等杂项小商品,但不会卖大型日用品、粮油等杂货。有些店也会提供其他服务,如影印、电话;充值等,中国大陆的非法六合彩也多经士多出售。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更简单的说法,士多就是英文的STORE,这样明白了吗?
整条街不长也不宽,但是中间的建筑很吸睛!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原来还真的不简单,在夜呣街口设有的青砖建筑门楼,是同善堂于一九八四年重建,此处的前身为亚洲酒店。
以上资料摘录自澳门正能量协进会。
杏仁饼是我来澳门必买的伴手礼,我自己也很爱吃杏仁饼,今天这家最香饼家不单是电影"扑克王"的场景之一,也是澳门当地非常推荐的饼家。如果各位人客吃腻了其它家的杏仁饼,我个人蛮推荐这间饼家。本来也想排队,但是这一排可能会担误到后面的行程,只好忍痛放弃!(真的是万般不捨啊......)
我找到了一篇文章:
梁家权《但愿最香不思进取》:
经典始终是经典,「最香」的蛋黄肉心杏仁饼始终是难以替代的,单吃蛋黄杏仁饼不及肉心杏仁饼的滋味。我为人比较自私,宁愿「最香」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只守住这家老店,我也愿意大清早来排队,只愿她的杏仁饼味道不变。
我本来以为是在批评最香,仔细研读完后,原来最香才是最值得花时间来排队的。
英京酒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我就不多作解释。
这个点不在行程内,不过也蛮特别的。我之前来澳门好像都没有注意到这类的住宅,多半都是在香港才会看到,这是我第一次在澳门看到;在澳门半岛好像不多见,但是在凼仔好像越来越多了。
今天的最终站....巴黎人和威尼斯人,我并不是很爱逛商场,但是这座巴黎铁塔说什么都一定要来!(我连澳门旅游塔都放弃没去.....)
虽然我可能这生都没有机会去巴黎,但是能在澳门看到小一号的巴黎铁塔也算是填补一下内心的遗憾,但是,如果有机会再来时,我一定要带一台全片幅机身,这样才能拍得完整。
别装了,我早已经看穿你是假的了....
在巴黎人没有待很久,马上就赶往威尼斯人,因为我真的不是很爱逛商场。
来威尼斯人,当然也不是为了商场,而是为了着名的运河及贡多拉船,因为.....这是被指定必逛景点!(其它都不重要了....)
天啊!!!我来了两次威尼斯人,竟然不知道有三条运河?!
威尼斯人购物中心内有3条室内运河,这分别是大运河、圣路卡运河及马可孛罗运河,这3条运河互不相通,各运河中有多条贡多拉船往来穿梭,顾客可付费乘船游览各运河。这3条运河的设计意念源于威尼斯水乡的迷人景色为主题,运河周围充满威尼斯特色建筑群及拱桥,让人犹如置身于浪漫的威尼斯,享受异国风情。不过自2011年开始,部份贡多拉船已停止运作。
贡多拉源于义大利威尼斯,是当地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划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动。位于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的威尼斯人购物中心亦提供贡多拉游船服务,中心内的贡多拉意念也源于义大利威尼斯内穿梭不断的贡多拉。
大运河购物中心内设有三条以威尼斯有名的运河命名的水道,包括「大运河」、「圣路卡运河」及「马可孛罗运河」,三条运河互不相通,各有约10条的贡多拉船提供游船服务,轮流在各自的航道穿梭,来回航程约15分钟。船夫多是外籍人士,依顾客的喜好,一边掌船一边唱歌。而酒店外围的仿圣马可广场上的人工湖,同时也提供户外贡多拉游船服务。
近年数条贡多拉船被改装成龙头船,大概是为了迎合亚洲人的需要。
以上资料摘录自维基百科。
澳门的人潮真的比香港还恐怖。
最后,因为接近搭船的时间,所以就只能前往凼仔码头搭船。从威尼斯人前往凼仔的人客不多,所以很快就搭上酒店安排的接驳车。今天的澳门快闪一日游,我觉得我看到满多上次没看到的澳门,只是觉得澳门的游客真的太多了,不太适合一日游,这样会玩得不够尽兴。最后,再次谢谢今日陪同走了一天的Taneen Que。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HJ,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minghaojy.org